job 在 kubernetes 中主要用来处理离线任务,job 直接管理 pod,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 pod 并会确保指定数量的 pod 运行完成。kubernetes 中有两种类型的 job,分别为 cronjob 和 batchjob,cronjob 类似于定时任务是定时触发的而 batchjob 创建后会直接运行,本文主要介绍 batchjob,下面简称为 job。
job 的基本功能
创建
job 的一个示例如下所示:
1 | apiVersion: batch/v1 |
扩缩容
job 不支持运行时扩缩容,job 在创建后其 spec.completions
字段也不支持修改。
删除
通常系统中已执行完成的 job 不再需要,将它们保留在系统中会占用一定的资源,需要进行回收,pod 在执行完任务后会进入到 Completed
状态,删除 job 也会清除其创建的 pod。
1 | $ kubectl get pod |
自动清理机制
每次 job 执行完成后手动回收非常麻烦,k8s 在 v1.12 版本中加入了 TTLAfterFinished
feature-gates,启用该特性后会启动一个 TTL 控制器,在创建 job 时指定后可在 job 运行完成后自动回收相关联的 pod,如上文中的 yaml 所示,创建 job 时指定了 ttlSecondsAfterFinished: 60
,job 在执行完成后停留 60s 会被自动回收, 若 ttlSecondsAfterFinished
设置为 0 则表示在 job 执行完成后立刻回收。当 TTL 控制器清理 job 时,它将级联删除 job,即 pod 和 job 一起被删除。不过该特性截止目前还是 Alpha 版本,请谨慎使用。
job controller 源码分析
kubernetes 版本:v1.16
在上节介绍了 job 的基本操作后,本节会继续深入源码了解其背后的设计与实现。
startJobController
首先还是直接看 jobController 的启动方法 startJobController
,该方法中调用 NewJobController
初始化 jobController 然后调用 Run
方法启动 jobController。从初始化流程中可以看到 JobController 监听 pod 和 job 两种资源,其中 ConcurrentJobSyncs
默认值为 5。
k8s.io/kubernetes/cmd/kube-controller-manager/app/batch.go:33
1 | func startJobController(ctx ControllerContext) (http.Handler, bool, error) { |
Run
以下是 jobController 的 Run
方法,其中核心逻辑是调用 jm.worker
执行 syncLoop 操作,worker 方法是 syncJob
方法的别名,最终调用的是 syncJob
。
k8s.io/kubernetes/pkg/controller/job/job_controller.go:139
1 | func (jm *JobController) Run(workers int, stopCh <-chan struct{}) { |
syncJob
syncJob
是 jobController 的核心方法,其主要逻辑为:
- 1、从 lister 中获取 job 对象;
2、判断 job 是否已经执行完成,当 job 的
.status.conditions
中有Complete
或Failed
的 type 且对应的 status 为 true 时表示该 job 已经执行完成,例如:1
2
3
4
5
6
7
8
9status:
completionTime: "2019-12-18T14:16:47Z"
conditions:
- lastProbeTime: "2019-12-18T14:16:47Z"
lastTransitionTime: "2019-12-18T14:16:47Z"
status: "True" // status 为 true
type: Complete // Complete
startTime: "2019-12-18T14:15:35Z"
succeeded: 23、获取 job 重试的次数;
- 4、调用
jm.expectations.SatisfiedExpectations
判断 job 是否需能进行 sync 操作,Expectations 机制在之前写的” ReplicaSetController 源码分析“一文中详细讲解过,其主要判断条件如下:- 1、该 key 在 ControllerExpectations 中的 adds 和 dels 都 <= 0,即调用 apiserver 的创建和删除接口没有失败过;
- 2、该 key 在 ControllerExpectations 中已经超过 5min 没有更新了;
- 3、该 key 在 ControllerExpectations 中不存在,即该对象是新创建的;
- 4、调用
GetExpectations
方法失败,内部错误;
- 5、调用
jm.getPodsForJob
通过 selector 获取 job 关联的 pod,若有孤儿 pod 的 label 与 job 的能匹配则进行关联,若已关联的 pod label 有变化则解除与 job 的关联关系; - 6、分别计算
active
、succeeded
、failed
状态的 pod 数; - 7、判断 job 是否为首次启动,若首次启动其
job.Status.StartTime
为空,此时首先设置 startTime,然后检查是否有job.Spec.ActiveDeadlineSeconds
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则将其再加入到延迟队列中,等待ActiveDeadlineSeconds
时间后会再次触发 sync 操作; - 8、判断 job 的重试次数是否超过了
job.Spec.BackoffLimit
(默认是6次),有两个判断方法一是 job 的重试次数以及 job 的状态,二是当 job 的restartPolicy
为OnFailure
时 container 的重启次数,两者任一个符合都说明 job 处于 failed 状态且原因为BackoffLimitExceeded
; - 9、判断 job 的运行时间是否达到
job.Spec.ActiveDeadlineSeconds
中设定的值,若已达到则说明 job 此时处于 failed 状态且原因为DeadlineExceeded
; - 10、根据以上判断如果 job 处于 failed 状态,则调用
jm.deleteJobPods
并发删除所有 active pods ; - 11、若非 failed 状态,根据
jobNeedsSync
判断是否要进行同步,若需要同步则调用jm.manageJob
进行同步; - 12、通过检查
job.Spec.Completions
判断 job 是否已经运行完成,若job.Spec.Completions
字段没有设置值则只要有一个 pod 运行完成该 job 就为Completed
状态,若设置了job.Spec.Completions
会通过判断已经运行完成状态的 pod 即succeeded
pod 数是否大于等于该值; - 13、通过以上判断若 job 运行完成了,则更新
job.Status.Conditions
和job.Status.CompletionTime
字段; - 14、如果 job 的 status 有变化,将 job 的 status 更新到 apiserver;
在 syncJob
中又调用了 jm.manageJob
处理非 failed 状态下的 sync
操作,下面主要分析一下该方法。
k8s.io/kubernetes/pkg/controller/job/job_controller.go:436
1 | func (jm *JobController) syncJob(key string) (bool, error) { |
jm.manageJob
jm.manageJob
它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 job 配置的并发数来确认当前处于 active 的 pods 数量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的话则进行调整,其主要逻辑为:
- 1、首先获取 job 的 active pods 数与可运行的 pod 数即
job.Spec.Parallelism
; 2、判断如果处于 active 状态的 pods 数大于 job 设置的并发数
job.Spec.Parallelism
,则并发删除多余的 active pods,需要删除的 active pods 是有一定的优先级的,删除的优先级为:- 1、判断是否绑定了 node:Unassigned < assigned;
- 2、判断 pod phase:PodPending < PodUnknown < PodRunning;
- 3、判断 pod 状态:Not ready < ready;
- 4、若 pod 都为 ready,则按运行时间排序,运行时间最短会被删除:empty time < less time < more time;
- 5、根据 pod 重启次数排序:higher restart counts < lower restart counts;
- 6、按 pod 创建时间进行排序:Empty creation time pods < newer pods < older pods;
3、若处于 active 状态的 pods 数小于 job 设置的并发数,则需要根据 job 的配置计算 pod 的 diff 数并进行创建,计算方法与
completions
、parallelism
以及succeeded
的 pods 数有关,计算出 diff 数后会进行批量创建,创建的 pod 数依次为 1、2、4、8……,呈指数级增长,job 创建 pod 的方式与 rs 创建 pod 是类似的,但是此处并没有限制在一个 syncLoop 中创建 pod 的上限值,创建完 pod 后会将结果记录在 job 的expectations
中,此处并非所有的 pod 都能创建成功,若超时错误会直接忽略,因其他错误创建失败的 pod 会记录在expectations
中,expectations
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 sync 操作,至于其详细的说明可以参考之前写的 ” ReplicaSetController 源码分析“ 一文;
k8s.io/kubernetes/pkg/controller/job/job_controller.go:684
1 | func (jm *JobController) manageJob(activePods []*v1.Pod, succeeded int32, job *batch.Job) (int32, error) { |
总结
以上就是 jobController 源码中主要的逻辑,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到 jobController 的代码比较清晰,若看过前面写的几个 controller 分析会发现每个 controller 在功能实现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